本周市场行情稍有调整,沪深300指数总体上涨0.华体会app下载69%,电子板块指数下跌0.华体会网页版56%,跑输大盘1.25%。LED领域,节能灯面临全面下市,LED照明需求迎新增量,我们持续建议关注芯片龙头三安光电,运用先进产能优势与龙头话语权,国内+海外市场份额双线提升,同时开拓化合物半导体与MicroLED业务。消费电子领域,我们看好下半年苹果与国产品牌双向创新的机遇,我们认为玻璃盖板、双摄、全面屏、快充技术将会是厂商的升级首选,看好渗透率大幅提升。产业链相关企业受益于创新升级与份额提升,我们持续看好蓝思科技、大族激光、艾华集团、歌尔股份、顺络电子法拉电子。PCB板块,重点看好国内优质厂商景旺电子与胜宏科技,看好它们对接汽车等新领域的机遇。集成电路领域,产业链机遇明确,依然看好业绩出众的封装环节。
■ 节能灯退出成大势 LED照明迎机遇
自2014年来,LED照明应用已成为LED行业最核心需求驱动因素,渗透率逐年提升。近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逐步落地给照明行业带来新变化。作为成员,我国宣布从2021年开始将禁用荧光灯和含汞电池等产品。荧光灯与节能灯曾是继白炽灯后主要的照明产品,但其生产过程中需要运用汞以实现发光,废弃污染问题受到多方诟病。LED光源作为第四代光源的节能环保、高光效等优势逐步显现,在该公约的推动下,其渗透率有望快速上升。我们认为LED照明领域的快速渗透将激活整个产业链,与上游LED芯片厂商扩产形成联动,与显示、背光等领域协同再造行业的发展期。因此我们持续看好芯片产业龙头三安光电。
人工智能规划出炉,明确AI三步走;联想TechWorld硬件发布,布局人工智能;多厂商布局研发Micro LED,OLED比较优势渐弱;国际、国内厂商合作进入植物照明领域;欧司朗发布LED植物照明系列产品;谷歌再次发力可穿戴设备
本周市场行情稍有调整,沪深300指数总体上涨0.69%,电子板块指数下跌0.56%,跑输大盘1.25%。中信电子PE(历史TTM,整体法)值为50.4。
1.LED照明应用市场需求不及预期;2、消费电子创新落地不及预期
重点关注:节能灯退出成大势,LED照明迎机遇
近日,将于今年8月16日生效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成为行业关注点,目前有70个签约国。作为成员,我国宣布从2021年开始,将禁用荧光灯和含汞电池等。同时,到2032年,汞矿的开采工作要全面关停。为了履行公约,环保部已修订了多项汞排放标准。与此同时,我国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已接近9年。截止到2013年,我国推广的节能灯总量达7.8亿颗。2014年与2015年,我国节能灯产量均超过60亿颗,201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接近50亿颗。然而,节能灯废弃后产生的贡污染使得汞防治更加艰巨。除了污染治理以外,推进汞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控源。因此,发展照明领域相关技术替代节能灯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俣公约只是汞污染治理政策的冰山一角。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节能环保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因此,节能灯虽然具有一定的节能优势,但是废弃节能灯可能对空气、土壤、河流和人体造成的危害使得其只能成为白炽灯淘汰计划等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过渡产品。制造厂商也嗅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这一趋势变化,大幅减少节能灯的生产:2016年节能灯的产值比2015年、2014年下降了近12%。这也是企业家们对未来节能灯产品的需求进行的预判。那么,在节能灯退出市场可期的前提下,其他华体会网站照明产品必然会逐渐替代节能灯的市场份额,其中LED灯替代节能灯便是行业主流趋势。
凭风借力,LED照明未来发展可期
LED是发光二极管的简称,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近年来,LED照明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到2016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市场渗透率达到42%,超过全球LED照明产品市场渗透率10.7%。同时,我国LED应用领域每年的产值增长率都在20%以上。照明领域成为当下LED行业发展的驱动主因。
标准修订加速节能灯替代进程
从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开始,替换白炽灯的热潮持续。2011年11月14日,我国开始实施白炽灯淘汰计划,自2016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禁止销售和进口15瓦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随着“绿色照明”工程和白炽灯淘汰计划的实施,最先受益的是节能灯产品以及其中上游产业的发展。截至2016年,我国节能灯的总产量超过数百亿颗。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驱动我国加快汞污染的治理步伐。水俣公约生效必然涉及我国汞污染的治理,除了含汞电池、汞矿开采之外,废弃的含汞节能灯是主要治理对象。由于节能灯的发光过程中需要汞原子吸收能量产生电离,其灯管中含有汞。目前,绝大部分居民对于节能灯的处置一般都是随意丢到垃圾桶内,然而,节能灯的破碎焚烧后产生的汞蒸汽进入大气后沉降到土壤河流,形成有机汞化合物,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节能灯作为替代白炽灯的过渡性产品也面临着全面退市。
节能灯退出将让位于LED产品
水俣公约生效使得节能灯退出照明产品市场成为一种趋势。那么,随着节能灯照明产品的逐渐退出,谁能成为节能灯的替代者,弥补其相应的市场份额呢?除了节能灯以外,中国照明产品市场上主要的照明产品有:LED灯,白炽灯,卤素灯和荧光灯等。白炽灯经过多年治理目前已难觅踪影;荧光灯主要用于工厂、办公室、学校、超市、医院和仓库等室内公共空间;LED灯和节能灯则主要用于室内照明和景观照明。因此,从照明应用领域上看,LED灯替代节能灯更为可行。
从上述五种照明产品的照明性能来看,无论是从发光效率、寿命还是反应速度上来看,LED灯的性能都是最优的。即使是在其没有占据领导优势的显色指数这一指标上,LED灯的显色指标也略优于节能灯。因此,无论是从替代的应用领域还是替代产品的照明性能上看,LED灯都是节能灯替代的首选。
此外,影响普及率的关键因素除了产品性能优势,还需要有足有吸引的价格。随着近几年LED灯泡价格下降,成本优势尽显。LED光源产品逐步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消费品。
退出市场空缺大,LED加速替代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进程步伐的加快和节能灯相关政策落地到位,节能灯经历了一段发展的高潮。近年来,由于LED灯的技术发展,节能灯市场有所萎缩。然而,从整体市场上来看,节能灯产品市场仍然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我国照明企业中,本土企业如佛山照明、阳光照明、三雄极光和得邦照明等,都具有一定规模的节能灯产能。其中,阳光照明、三雄极光和得邦照明,其传统照明业务的收入占比均在10-%20%,而佛山照明传统照明业务收入占比则接近40%。
单看照明业务结构的占比数据,可能直观的感受是传统照明业务的占比并不高。然而,在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中,近五分之一的占比已经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与利润。从中国近年照明应用的产值来看,2010年,中国照明应用的产值为190亿元,而2016年则为204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0%。因此,在中国照明应用产值稳步提高的趋势下,20%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是个极大的“蛋糕”。那么,在节能灯逐步退出市场的过程中,LED灯若抓住机遇,将会有很大的增量空间。
节能灯的退出,预示着LED照明的发展重大利好。进一步地,LED照明的发展,则涉及到LED整个行业的发展。LED行业主要涉及到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领域。下游则为应用端,即LED照明产品的应用。而上游和中游则涉及到LED芯片和LED封装这两个主要行业。因此,LED照明产品的发展,将会带动LED芯片和封装产业的发展。
LED芯片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其需求量与下游应用量有明显对应关系。LED芯片环节也在供需反转的引导下实现集中度提升,现有国内大厂纷纷赶上行业发展良机,持续大幅扩产。其中,行业龙头三安光电在照明领域优势明显,其产品质量与亮度受到业界认可。今年4月,三安与CREE联手在中功率方面形成合作,也反映了照明应用市场的发展势头。三安今年厦门二期逐步落地,产能水平将再上一个层级,成为LED照明快速发展的受益者。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规划出炉,明确AI三步走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ai.ofweek.com/news/2017-07/ART-201721-8480-30156491.html
7月20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发布。该规划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同时,该规划提出了中国目前人工智能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长江观点:201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人工智能的领域中。微软携手江森布局智能家居、智能路灯的发展等都表明未来是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出炉更表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
联想TechWorld硬件发布,布局人工智能
资料来源:速途网
https://znyj.ofweek.com/news/2017-07/ART-23015-8220-30156472.html
7月21日,联想TechWorld17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于上海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让世界充满AI”在大会上,联想发布了三款硬件产品。第一件,智能心电衣(Smart Vest)。Smart Vest是全球首款12导联智能心电仪,作为一款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随时检测穿戴者的心率变化,进行360度的心电检测。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数据,并进行基于人工平台的智能分析,可以提供合理高效的运动建议,并及时反馈用户,给用户AI的健康防护。第二件是智能音箱(Smart Cast+)。Smart Cast+是联想推出的一款智能音箱产品。与传统智能音箱单纯的对话式语音操作不同,Smart Cast还可以在平面进行投影,使用者可以在投影平面上进行操作,甚至可以通过智能图像识别引擎识别物体,拥有更高的可视性、可操作性、智能性。第三件是混合现实头戴设备新晨AR。晨星AR是一款一体化的MR头戴设备,依托于全球领先的光学及计算视觉系统,以及联想自主开发的三维物体识别、空间定位等技术方案,结合独有的远程虚实交互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专业领域的远程教学。
长江观点: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个市场中后,专利、新产品的生产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有效的核心竞争力。虽然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人工智能,但是谁将抢占人工智能市场先机还未可知。联想发布的三款AI硬件产品表明,在人工智能市场中,联想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Micro LED
多厂商布局研发Micro LED,OLED比较优势渐弱
资料来源:中关村在线
https://ee.ofweek.com/2017-07/ART-8420-2803-30156892.html
今年,Micro LED颇受厂商关注。Micro LED之所以比OLED更被看好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主要在于Micro LED来源于LED,却与OLED相同,也具有自发光优势,但却性能却比OLED更加优化,功耗低、亮度高、具有超高的解析度与色彩饱和度、响应速度更快,使用寿命更长、效率较高等等。其中功耗约为LCD的10%,OLED的50%,尤其是Micro LED的亮度比OLED高30倍,解析度更是可以达到1500PPI像素密度。索尼推出的CLEDIS(水晶LED一体化结构)技术,标志着Micro LED技术技术商业化的第一步。如果Micro LED将成为主流显示技术,则应将其应用于消费类设备。根据台湾信息,Micro LED技术可能于1到2年内最早商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VR或AR,但大尺寸显示可能会出现3到5年后出现。据台湾电子设备协会进行的调查显示,57%的受访专家认为,Micro LED技术最初将在三年内用于智能手表。在国际厂商中,苹果倾向于将MicroLED技术用于中小尺寸显示屏,而三星则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电视机。而除了这些国际巨头之外,台系和大陆的面板厂商也在积极布局,争夺专利技术。其中尤以台系面板厂商对于Micro LED技术的研究最为超前,拥有相当多的Micro LED专利和研发中心与工厂。
长江观点: Micro LED技术一直颇受国际厂商关注。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Micro LED技术可能于1到2年内最早商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VR或AR,但大尺寸显示可能会在3到5年后出现。苹果、三星、索尼等国际巨头纷纷进入Micro LED,表明Micro LED颇受看好。
LED植物照明
国际、国内厂商合作进入植物照明领域
资料来源:农业照明网
https://lights.ofweek.com/2017-07/ART-220001-8440-30150730.html
近日,京东集团和日本三菱化学控股集团在植物工厂领域展开了业务合作。京东将在北京通州建设约1万平米的植物工厂,在2018年春之前投入运行。投资额达到约8亿日元。三菱化学将提供水耕栽培系统,同时在选种、播种、收获和包装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包括卫生管理和蔬菜生产记录管理。据了解,三菱化学的植物工厂业务的年销售额达到15亿日元。2014年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三菱化学通过与计划在中国各地运营植物工厂的京东展开合作,力争使该业务的销售额到2020年达到50亿日元。
近日,飞利浦照明宣布拟为俄罗斯温室农产品培育公司LLC Agro-Invest供应LED植物生长灯,用于温室培养番茄和黄瓜,温室面积约25公顷。2016年6月,中科三安运用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在湖头光电产业园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10万级洁净度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目前已有四种生菜类蔬菜实现批量上市,在厦门、福州、泉州的家乐福、永辉、元初等超市里有200多个销售专柜。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5月于美国展示了开发的全系列农业LEDs,当中包括了各式不同尺寸的高功率、中功率及低功率产品,以满足各种动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的需求,期望达到动植物成长最大化及节能的目标。
长江观点:国际和国内厂商合作,成为国际厂商进入中国植物照明市场的主要途径之一。国际厂商和国内厂商看好LED植物照明领域的发展,纷纷投资建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将胜出还未可知。但是,可以证明的是,LED植物照明市场未来可期。
欧司朗发布LED植物照明系列产品
资料来源:OFweek 半导体照明网
https://lights.ofweek.com/2017-07/ART-220001-8210-30152507.html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提供各类植物照明 LED产品组合。只要适当调整相应 LED的数量,即可实现深蓝光、超红光和远红光三色光的不同比例,无需更改 PCB 或灯具设计。不同的光束角特性为需要聚集光或宽视角的应用节省了透镜的成本。封装尺寸紧凑,可非常密集地排列 LED,从而实现轻松高效的光学设计。陶瓷封装可耐高温高达 135°C,使热设计更具性价比且收放自如。该LED植物照明系列产品可用于顶部照明、内部照明和多层培植,无需自然日光即可实现辅助照明和培植,同时也适用于都市农庄和藻类生长照明等领域。
长江观点:近年来,LED植物照明成为植物工厂的重要一环,全球不少照明企业都在加速布局植物照明领域。欧司朗发布的植物照明LED系列表明欧司朗在LED植物照明领域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技术进展,待量化生产后,可能会抢占LED植物照明市场的先机。
可穿戴设备
谷歌再次发力可穿戴设备
资料来源:商业周刊
https://wearable.ofweek.com/2017-07/ART-8440-5000-30156827.html
面世之初的谷歌眼镜,俨然就是一款长着眼镜模样的电脑,其市场成绩堪称灾难。这款产品发布于2013年,是穿戴热潮的巅峰之际。2013年,市面上涌现了大约318家推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服饰和其他此类设备的初创公司,其数量是2016年的两倍多。一家隶属于Alphabet公司的科技巨头已经意识到了谷歌眼镜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即工厂车间)的潜力。事实证明,工业公司正在利用这种创新产品来提高执行复杂手工任务的工人的生产力:它可以分步显示操作说明,帮助选择合适的工具,拍照和报告质量问题。事实上,一些公司还聘请第三方软件开发商来改造谷歌眼镜,以适应其目的。为了响应来自这些最初意想不到的客户的需求,谷歌已经创建了“企业版”——这个经过显著改善的版本可以固定在特制框架上。如此一来,防护眼镜也可以配备在上面,而且具有更好的连接性和更长的电池寿命。
长江观点:可穿戴设备一直是国际巨头关注的应用领域之一。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可穿戴设备逐渐深入到消费者中。但是谷歌在研发可穿戴设备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外观和消费者的使用感受,而过多注重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性能,使得谷歌可穿戴设备惨淡收场。然而,近期的谷歌眼睛的再次发布,却有意外收获。
本周市场行情稍有调整,沪深300指数总体上涨0.69%,电子板块指数下跌0.56%,跑输大盘1.25%。LED领域,节能灯面临全面下市,LED照明需求迎新增量,我们持续建议关注芯片龙头三安光电,运用先进产能优势与龙头话语权,国内+海外市场份额双线提升,同时开拓化合物半导体与MicroLED业务。消费电子领域,我们看好下半年苹果与国产品牌双向创新的机遇,我们认为玻璃盖板、双摄、全面屏、快充技术将会是厂商的升级首选,看好渗透率大幅提升。产业链相关企业受益于创新升级与份额提升,我们持续看好蓝思科技、大族激光、艾华集团、歌尔股份、顺络电子法拉电子。PCB板块,重点看好国内优质厂商景旺电子与胜宏科技,看好它们对接汽车等新领域的机遇。集成电路领域,产业链机遇明确,依然看好业绩出众的封装环节。
人工智能
1、消费电子
蓝思科技:蓝思科技预计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4-3.46亿元,同比上升15%-40%,上年同期实现盈利2.47亿元。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影响约0.84亿元,因此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2-2.6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0.35亿元的亏损,实现了业绩大幅反转。另外,必须考虑蓝思自去年末以来的一系列外延并购项目和2季度备战旺季招工大量人员。作为公司未来打造全球化配套的终端防护产品以及三季度大客户放量的前置准备,短期内将产生不小的折旧及管理费用。在行业格局异常稳固的情况下,我们看好蓝思科技防护玻璃受益于OLED屏趋势,未来3D玻璃对于平面及2.5D玻璃的替代,将给公司带来规模上的进一步快速增长。此外,公司布局蓝宝石与精密陶瓷结构件等领域,把握非金属材质主流趋势,精密陶瓷已切入高端穿戴产品和MIX中框、后盖产品。公司看好未来产品集成化发展:以盖板玻璃为载体集成天线、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完成产品升级;在深耕双面玻璃的同时,以子公司蓝思精密为主体向金属中框延伸。同时,公司重视自动化建设,善于自主改进设备,由重资产+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不仅形成信息安全壁垒,并且打造成本、效率、良率多重竞争优势。
大族激光:大族激光公告《2017 年 1-6 月业绩预告修正》,预计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利润 7.99 亿-9.19 亿元,同比增长 100%-130%。在小功率装备方面将契合3C自动化行业趋势,大族的量测、组装类设备的需求开始放量。2017是消费电子创新落地的一年,大量新产线对激光加工设备需求旺盛,公司打标、检测、焊接产品全方位出击。在智能制造领域,公司将以汽车、航空航天行业为切入点提供大功率自动化解决方案,将大力投向系统集成及核心部件等诸多方面,竞争力将增强。此外,公司面板加工设备切入国产OLED供应链,锂电设备深度发展,多线出击大族更精彩。
欣旺达: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到2.1亿元,同比增长10%-40%,增长符合预期。消费锂电模组强者,未来前景可期。公司作为传统优质消费类模组厂商,客户群体庞大,涵盖国内外优质品牌商,今年海外业务占比有望大幅提升。手机类双电芯方案与笔记本类软包聚合物锂电池技术都将提升公司订单与单体价值。借由切入核心客户与硬件升级两大契机,公司17年表现有稳定支撑。公司坚定布局动力锂电业务,定增20.5亿投入提升动力类产能。五年磨一剑,公司动力电池项目迎来大批量合作计划:与国金汽车达成设立新能源蓄电池PACK合资公司;与陕西通家汽车战略合作,配套2万辆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公司利用多年在消费锂电板块的优势与口碑,目前已在圆形、方形与软包三大方案上均有突破,未来产能与订单是业绩确立的主要依据。
精测电子:精测电子发布 2017年中报业绩预告:公司 1-6 月实现归母净利润 4400-520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8.95%-76.04%,延续去年底业绩上扬势头。面板产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全球面板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线布局;二是面板产能逐步向我国倾斜,国内厂商布局高世代线;三是OLED产线作为行业趋势投产速度提升。公司AOI光学检测设备通过并购加自主实现ArrayCellModule三大制程跨越,OLED设备受益前期合作优势已获得检测机会,模组端实力稳定毛利高。未来承接下游平板显示市场的火热时期,公司检测业务有望大幅推进,往更高市场份额的检测领域迈进。6月初,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正式推出,激励核心员工133名,促进公司良性发展。
2、LED与集成电路
三安光电:公司7月19日公告《2017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7亿元,同比上涨46.37%;实现归母净利润15.15亿元,同比上升56.76%。公司MOCVD 设备扩产顺利,目前300台设备几乎满线运行,明后年产能会进一步开出,占据国内外更大的市场份额。LED芯片价格企稳,公司利用规模效应与行业话语权维持高毛利率水平,盈利能力有望再度突破。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已有多家客户参与试样验证,部分芯片已通过性能验证,部分客户已开始少量出货。此外,公司海外设立孙公司从事光通讯、滤波器和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拓宽产品线。整体而言,公司大力投入化合物半导体建设,前景值得期待。
纳思达: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收购美国竞争对手SCC和大股东赛纳科技的打印耗材资产,主营业务扩充为通用打印耗材及打印耗材芯片,并成为全球产业龙头;公司完成现金+杠杆收购利盟国际,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公司收购利盟国际将结合其在全球中低端打印市场的优势与利盟国际在中高端打印市场的优势,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近期,公司子公司利盟国际出售其软件业务资产包,减轻前期债务成本,优化业务结构。从公司国际化发展路径来看,可以据此优化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版图,使公司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与全球打印巨头进行全方位全领域的竞争。
大华股份:公司国内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销量大幅攀升;海外分支机构遍及亚太、欧洲、北美、南美、非洲,持续挖掘高端需求,毛利率不断提升。公司立足国内拓展海外战略成效显著,双线均实现快速拓展。从硬件销售升级为覆盖百余行业的视频安防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取得优异的成绩,动力强劲。公司基于视频监控核心技术,发展机器视觉、民用市场、智能汽车电子领域,探索监控与图像延伸领域和服务模式。公司先后成立了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在VR/AR、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入技术层面,搭建了以音视频数据业务为核心的立体化产业布局,成长性值得长期看好
证券研究报告:【长江电子 行业周报】含汞节能灯退市加速LED渗透
对外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3日
【长江电子 深度】三安光电:踏上新征程
【长江电子 年度策略】2017年度策略会会议纪实
【长江电子 2017年度投资策略】把握创新驱动,关注产业转移
【长江电子 深度】三环集团:“中国京瓷”崛起进行时
【长江电子 深度】价格上涨推动产业投资新方向--电子行业涨价趋势分析
评级说明及声明
重要声明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10060000。本报告的作者是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本研究报告。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包含作者对证券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围内,与本报告中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法律法规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静默措施的利益冲突。本报告版权仅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为长江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刊载或者转发本证券研究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的发布人和发布日期,提示使用证券研究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报告的,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长江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平台。相关观点或信息请以“长江研究”订阅号为准。本订阅号仅面向长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长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订阅号中的信息。长江研究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长江证券的客户。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订阅号接受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相关风险提示,充分理解报告所含的关键假设条件,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含义。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人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全部投资风险。
END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性价比很高,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点赞!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